天橋區文字作品著作權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著作權的合理使用必須具備的條件
一、著作權的合理使用必須具備的條件
合理使用必須具備的條件:①使用的作品已經發表;②使用的目的僅限于為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或者為了教學、科學研究、宗教或慈善事業以及公共文化利益的需要;③使用他人作品時,不得侵犯著作權人的其他權利,并且必須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
二、誰享有合作作品的著作權
合作作品,是指兩人以上共同創作的作品。按照我國《著作權法》第13條的規定,合作作品包括可以分割使用和不可分割使用的作品這樣兩種類型。合作作品是產生著作權共有關系的前提,共同創作作品的事實則是確認合作作品和合作作者的前提。通常,確認合作作品應該具備如下一些條件:
1、合作作者之間應有共同創作某一作品的意思表示。文學藝術作品的合作創作,要求作者有共同創作的愿望以及相互合作的明確的意思表示。例如,未經許可為他人創作的樂曲填詞形成的就不是合作作品。
2、合作作者必須都參加了創作勞動。我國《著作權法》第13條規定:沒有參加創作的人,不能成為合作作者。根據《著作權法》第13條的規定,合作作品的作者共同享有著作權。其中,無法分割的合作作品之著作權,適用財產共同共有原則,由合作作者共同共有。對著作權的行使,有規定的按照規定,有約定的依從約定。約定不得違反著作權法,既無規定又無約定的,則按財產共有原則處理。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自己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行使著作權。但是,行使該權利時,不得構成對合作作品整體著作權的侵害。
三、著作權合理使用的情形
1、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這種情形下使用人的目的只能僅限與個人學習研究,而不能以盈利為目的。
2、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這里的引用,有必要明確寫清楚被引用人姓名、作品的名稱和出版社以及頁碼等。
3、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節目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例如,節目錄制過程中,主持人身后的油畫被錄制。
4、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5、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6、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7、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但也應該要注意是在不侵害著作權人的利益的范圍內使用。
8、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這里的復制僅限于是為了保存,不能用于營利,但是著作權歸該館的除外。
9、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10、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11、將已經發表的漢族文字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文字在國內出版發行,這里要注意出版發行的范圍僅限于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
12、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這里的出版也應當不以盈利為目的,且限于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
到如今,版權登記不僅是企業的需求,也成為了許多個人創作者的需求。接下來,小編將以“個人版權登記注冊指南”為主題,詳細說明登記的具體步驟,同樣適用于企業。
▲個人版權登記注冊具體流程步驟:1.通過搜索引擎登錄進入版權保護中心網站,然后在網站上面選擇作品濟南著作權登記。2.在頁面中選擇在線填報,并按照相關要求填寫作品申請表。3.將作品申請表進行打印,并將申請材料郵寄到版權保護中心的登記大廳。4.待版權保護中心受理通過后,申請人繳納相關費用后,便可等待審查和發放證書。
▲個人版權登記注冊需要的申請材料有:1.《作品著作權登記申請表》;2.申請人身份證明文件復印件:3.權利歸屬證明文件;4.作品的樣本(可提交紙介質,也可提交電子介質作品樣本);5.作品說明書(請從創作目的、創作過程、作品獨創性三方面寫,并附申請人簽章,標明簽章日期);6.委托他人代為申請時,代理人應提交申請人的授權書及代理人身份證明文件復印件。
▲個人版權登記注冊的范圍: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4.美術、建筑作品;5.攝影作品;6.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7.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8.計算機軟件;9.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注意,個人版權登記注冊也有不予登記的情況:1.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2.超過著作權保護期的作品;3.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以上個人版權登記注冊指南中,具體流程、申請材料、登記范圍及不予登記的作品,小編都已一一為大家羅列出來。
創意受著作權法保護嗎?創意、點子從根本上講是一種思想,而著作權法不保護思想。
原因在于著作權法本質是為了通過賦予作者一定的特權使其能夠獲得經濟、精神利益,鼓勵創作進而促進社會文明和文化繁榮。同時著作權法也要考慮公眾利益,如果第一個人把女人比喻成花以后禁止他人未經許可采用這個比喻反而將限制其他人的創作,不利于社會公眾利益。此外創意、點子沒有載體,幾乎不可能舉證是B抄襲了A還是兩人同時擁有了近似的創意。如何確定匯編作品的著作權
(1)匯編作品的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匯編人可是自然人,也可是法人或非法人單位。”“由單位組織人員進行創作,提供資金或資料等創作條件,并承擔責任的百科全書、辭書、教材、大型攝影畫冊等編輯作品,其整體著作權歸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所有。”
(2)匯編人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如涉及著作權作品,須經原作品著作權人同意,并向其支付報酬。
軟件著作權與專利有什么區別?
一、兩者的法律依據不同:
1、軟件的著作權保護依據《著作權法》和《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
2、軟件的專利保護依據《專利法》,具體審查標準參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九章“涉及計算機程序的發明專利申請審查若干問題”。
二、保護原則不同:
1、軟件著作權是在軟件創作完成后自動產生的,也是自愿進行軟件濟南著作權登記,登記的目的是體現公證的效力,主要用于聲明著作權權屬,同時使后續維權時的證據力度更大。
2、軟件專利則必須向專利局提出申請才能獲得保護,因此必須要積極申請,且專利制度也是以“用公開換保護”為原則。
三、申請通過率不同:
1、軟件著作權實行的是登記制,一般不需要經過實質審查,只要形式審查時提交的材料符合要求,并且不違反《著作權法》的規定即可獲權,登記通過率極高。
2、軟件專利需要經過形式審查和實際審查。形式審查主要是審核專利材料是否符合申請要求,形式審查通過后就會公開,再進入實質審查,審核該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的要求,并且要滿足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等諸多要求。一般純軟件型的專利不易獲權,通過軟硬件結合的方式會提高其授權率。
四、保護期限和維護費用不同:
1、公民的作品,其法律規定的相關著作權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法人及其它組織的作品,其法律規定的相關著作權的保護期為50年。費用方面只會繳納前期的申請費,后續不會有維護的費用。
2、一般來說軟件專利只能申請發明專利,保護期限從申請日起算20年。而發明專利每年都需要繳納年費,過期不繳納即視為放棄專利權。
五、優缺點不同:
1、軟件著作權可以不用公開就受到保護,并且能夠讓創作者快速地獲得著作權保護,普通登記一般4個月左右授權,采用加急申請軟件著作權最快能一個工作日授權。能夠讓著作權人快速搶占市場,拿到政府相應的資助。
2、軟件專利必須以公開換保護,發明專利申請時間是1~2年,一般不能采取加急形式。而軟件的進步相應來說是較快的,所以在申請的過程中的有可能就錯過了軟件市場。但是專利保護的是設計構思和方案,所以保護的力度更強,并且專利還可以提出一些現在不能實現的專利,等到技術發展了能夠實現該專利了,再以許可的方式去獲得收益,很多大公司的專利儲備就是按照這種方式來的。
最新文章
- 市中區音樂著作權登記實操攻略[ 2025-01-09 ]
- 平陰縣文字版權代理選擇指南[ 2025-01-09 ]
- 平陰縣版權登記流程詳解[ 2025-01-09 ]
- 天橋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價格合理性分析[ 2025-01-09 ]
- 市中區文字作品版權登記費用全覽[ 2025-01-09 ]
- 商河縣計算機軟件版權申請流程指南[ 2025-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