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陰縣版權登記申請怎樣辦理?
著作權合同登記的作用
通常的濟南著作權登記,既包括記載著作權原始狀況登記,也包括著作權權利變動登記。從前面所介紹的合同登記的內容來看,雖然涉及得不全面,合同登記實際上是一種權利變動的登記,但權利變動登記與著作權原始狀況登記一樣,可以起到幫助著作權人和相關權利人有效行使權利、提供安全保障的作用。
什么是權利變動
權利變動通常主要指著作權人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發生了變化。《著作權法》規定了多種權利變動的情況,如著作權轉讓、繼承、承受、質押。此外,集體管理和專有許可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權利變動,但是行使權利的方式發生了變化,事實上增加了新的權利人或權利人代表。尤其是在著作權專有許可過程中,盡管著作權歸屬沒有變化,但取得專有使用權的一方在使用作品中所承擔的風險有時比著作權人還要大,而專有許可始終是作品傳播的重要方式,因此應當為專有權的順利行使提供保障。為敘述方便,暫且也將它們納入廣義的權利變動范圍。由于《著作權法》已經明確按照相關法律進行著作權的繼承、承受和集體管理,著作權質押登記作為一種特殊登記也另行做了介紹,這里只涉及著作權轉讓登記和專有權登記。
為什么要進行著作權轉讓登記和專有權登記,并且應當規定登記具有對抗第三方的效力
《著作權法》允許著作權中的財產權進行轉讓。通過著作權轉讓,原著作權人喪失了著作權,受讓人則獲得了著作權。通過專有許可,著作權人將某種使用方式專有使用權授權給被許可人,被許可人獲得專有使用權,成為專有權人。那么,受讓人和專有權人如何讓外界了解這一變化?尤其是在需要證明其權利人身份時,他們會遇到與原始著作權人一樣的困難,因為他們仍然無法通過有效權利憑證(包括合同)證明其權利的存在。在此情況下,法律應當提供登記作為保障措施。由登記機構對受讓人和專有權人獲得權利的內容和期限等事項進行記載,這些記載成為初步證據,使登記具有對抗第三方的效力。
轉讓和專有權登記對于避免重復轉讓和重復授權、維護使用作品的正常秩序尤為重要。實踐中,因著作權人行使權利不當,重復轉讓著作權或重復專有授權的現象經常發生,并造成嚴重后果。在許多案例中,經常出現因重復轉讓和授權造成的多人聲稱獲得轉讓或取得授權并再轉讓或授權的混亂現象。對因此而引發的多起訴訟,有時法院也顯得無能為力。因為在訴訟中,各案案由和當事人不同,法官之間無法溝通,各審各案,又缺乏認定轉讓和專有許可的有效依據,而合同是否有效又與轉讓和專有許可是否有效沒有必然聯系,難免會出現各判決中,不同的權利人對同一作品同時擁有權利的離奇現象。這種結果還直接導致在市場上同一作品由不同的權利人授權其作品以相同的方式在市場上傳播流通,嚴重地影響了使用作品和產品流通的正常秩序。
通過登記則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所謂登記具有對抗第三方的效力,是指重復轉讓和專有授權糾紛中,以是否登記作為認定哪一個有效的依據。規定這一效力,可以使善意受讓人和專有權人避免或降低風險。因為在重復轉讓和授權中,過錯在于轉讓方或授權方,受讓方或被許可方通常是無辜的。選擇登記,可以使受讓方或被許可方獲得的權利得到保障,也清楚不登記可能存在的風險。在發生糾紛時,法院以是否登記作為判斷轉讓或授權是否有效的依據。
應當說明,登記不是轉讓和專有授權的生效條件。轉讓和專有授權首先是合同行為,如果不重復轉讓和專有授權,轉讓和授權依照合同確定生效,無需進行登記。當然,受讓人和專有權人為防止對方再次轉讓或授權,可以選擇登記。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合同登記不應當是單純的行政管理措施,而是著作權立法的需要,是著作權保護制度的需要。合同登記也不能只局限于對外保護和個別領域,更不能僅依靠部門之間的合作才得以實施,而是任何人必須遵守的法律規定。其實,目前《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規定的轉讓和專有許可合同備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上述作用,但應當在實施中加以明確。有關合同備案的法律效力,可建議法院給予必要解釋,使其至少可以具有行政保護的效力。
軟件著作權取得方式與一般作品著作權一致,都只有兩種取得方式。一種為原始取得、一種為繼受取得。
■軟件著作權取得方式:原始取得定義;指軟件著作權權利的取得不是以他人已存權利為取得基礎,而是初始性地取得權利的情形。通過原始取得所獲得的著作權是完整的著作權,包括人格權和財產權的全部著作權的權能。以下三種情況為軟件著作權的原始取得:1.自然人因創作行為取得著作權;2.法人等組織因法律規定取得著作權。就法人等組織而言,它們在主持體現其意志的創作活動的情況下,可以根據法律的直接規定原始性獲得著作權。3.自然人或法人等組織因法律推定取得著作權。
■軟件著作權取得方式:繼受取得定義:指權利的取得是以他人既存權利為基礎的派生性取得權利的情形。通過繼受取得的著作權是部分的著作權,即僅涉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除非法律有明確的規定。以下三種情況為軟件著作權的繼受取得:1.因約定取得2.因繼承取得3.因法律規定取得。
■軟件著作權繼承取得方式:
1.軟件著作權的繼承指軟件著作權人死亡后,由其繼承人繼承除署名權以外的權利。
2.《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十五條軟件著作權屬于自然人的,該自然人死亡后,在軟件著作權的保護期內,軟件著作權的繼承人可以依照《中牮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有關規定,繼承法條例第八條規定的除署名權以外的其他權利。
目前我國法律規定中,僅有兩種軟件著作權取得方式,分別為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
什么是職務作品?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又是如何確定的呢?下面由我們為大家詳細介紹職務作品的相關內容和著作權歸屬確定。什么是職務作品?職務作品是指由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對于職務作品的具體分類可以分為三種:單位職務作品、一般職務作品以及特殊職務作品。職務作品的類型:
1)單位作品即根據著作權法第11條第3款的規定,由單位主持、代表單位意志創作并由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單位被視為作者,行使完整的著作權。
2)一般職務作品除單位作品外,公民為完成單位工作任務而又未主要利用單位物質技術條件創作的作品,稱為一般職務作品。一般職務作品的著作權一般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或者其他組織以與單位相同的方式使用該作品。作品完成兩年內,經單位同意,作者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獲報酬,由作者與單位按約定的比例分配。作品完成兩年的期限,自作者向單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計算。
3)特殊職務作品這是指根據著作權法第16條第2款規定,主要是利用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制作,并由法人或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件等職務作品,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特殊職務作品的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人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職務作品的特征職務作品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基本特征。
1)作者與雇傭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這是職務作品與委托創作作品的主要差別。職務作品應該是在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領取工資的工作人員,與所在工作單位存在勞動合同關系。“這里的工作人員應當作廣義理解,包括借調人員、臨時招聘人員以及兼職人員,但是不包括臨時為了完成某作品而締結的非勞動關系的人員。”依照勞動合同,一方面作者有權利從單位定期領取勞動報酬,享受該單位為其工作人員提供的勞動、福利或工作條件;另一方面作者有義務遵守該單位的勞動規則及各項規章制度,接受單位在勞動合同范圍內安排的工作任務。
2)作品的創作是法人或其他組織依照其單位性質提出的與工作有關的任務據《實施條例》第十一條的解釋,工作任務是指公民在該法人或者該組織中應當履行的職責。這種規定與其他國家的立法所采用的方式相比,缺乏明確性。各國立法中比較通行的一種方式是將職務作品范圍界定為:“根據勞動合同的規定創作的作品”或“為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創作的作品”。這種規定指明了職務作品的創作與勞動合同的密切關系,有利于明確職務作品的范圍。
3)判定職務作品的根據是作者與雇傭方之間的勞動合同作品的創作屬于作者的職務范圍。雇傭方與作者訂立勞動合同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一定范圍內取得作品的使用權,如果雇傭方對職務作品不能享有任何權利,勞動合同的訂立就會喪失意義。故此,各國法律均對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做出專門規定,平衡作者與雇傭方之間的利益。職務作品的著作權如何歸屬?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享有,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可以給予作者獎勵;
1)主要利用法人或非法人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計算機軟件、地圖等職務作品;
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怍權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享有的職務作品。值得注意的是,版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著作權是不能侵犯的,任何侵犯著作權的行為都會受到懲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凡是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公民合法的著作權。那么,侵犯他人著作權會受到哪些法律?現在就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一、侵犯他人著作權會受到哪些法律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制品,并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權復制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相關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三)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制品,或者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四)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五)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六)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制品等采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七)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制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三、侵犯著作權罪如何處罰自然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上述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以上就是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的關于侵犯他人著作權會受到哪些法律的相關內容。根據有關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制品,并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權復制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若您還有什么法律問題,建議您咨詢專業律師。
最新文章
- 市中區音樂著作權登記實操攻略[ 2025-01-09 ]
- 平陰縣文字版權代理選擇指南[ 2025-01-09 ]
- 平陰縣版權登記流程詳解[ 2025-01-09 ]
- 天橋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價格合理性分析[ 2025-01-09 ]
- 市中區文字作品版權登記費用全覽[ 2025-01-09 ]
- 商河縣計算機軟件版權申請流程指南[ 2025-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