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區軟件著作權登記代理機構如何選?
版權既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版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類型,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那么不同的作品進行濟南版權登記有何好處呢,請看小編為您介紹作品進行版權登記好處大解析。
好處一、作為稅收減免的重要依據
對經過國家版權局注冊登記,在銷售時一并轉讓著作權、所有權的計算機軟件征收營業稅,不征收增值稅。
好處二、作為法律重點保護的依據
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要規范和加強軟件著作權登記制度,鼓勵軟件著作權登記,并依據國家法律對已經登記的軟件予以重點保護,此外也是國家著作權管理機關懲處侵犯軟件版權行為的執法依據。
好處三、作為技術出資入股
可以用專利權、非專利技術以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作為技術入股的出資額
好處四、作為申請科技成果的依據
辦理科技成果登記應當提交《科技成果登記表》及下列材料:
(1)應用技術成果:相關的評價證明(鑒定證書或者鑒定報告、科技計劃項目驗收報告、行業準入證明、新產品證書等)和研制報告;
(2)或者知識產權證明(專利證書、植物品種權證書、軟件登記證書等)和用戶證明。這里的軟件登記證書指的是軟件著作權的登記證書和軟件產品登記證書,其他部委也有類似規定。
好處五、企業破產后的有形收益
在法律上著作權視為“無形資產”,在企業破產時,該無形資產(著作權)可以在轉讓和拍賣中獲得有形資金。
好處六、軟件著作權目前可以作為銀行的質押,在銀行申請質押貸款。
網絡游戲受到著作權保護的元素有哪些?
現在大家對于網絡游戲并不陌生,發展至今日我們越來越常看到一些新推出的游戲陷入抄襲風波等等。這其中就涉及到了著作權,在網絡游戲中哪些元素是受到著作權保護的呢?
游戲中可單獨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元素
1、可作為美術作品保護的元素。具有獨創性的游戲界面、游戲角色的造型和武器裝備設計構成美術作品,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2、可作為音樂作品保護的元素。涉網絡游戲侵犯著作權案件中,主張音樂作品侵權的案例較為少見。游戲中的背景音樂和插曲系相對獨立的構成元素,可以單獨主張著作權。
3、可作為文字作品保護的元素。游戲中篇幅較長的背景介紹、角色簡介、任務介紹則可能構成文字作品。對短小詞語構成的角色或者道具的名稱,因其文字過短、不符合文字作品的創作性要求,不宜認定為作品。
4、可作為計算機軟件保護的元素。網絡游戲是一種計算機軟件,一款網絡游戲中的各個游戲元素都要憑借代碼得以實現。因此,游戲的源代碼和目標代碼構成計算機軟件而落入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
我們現處于以數字化內容的組織、展示、交易和應用為核心的數字化時代,數字網絡技術的發展在為人們提供簡便、互動、即時資訊交換的溝通平臺的同時,網絡互聯的開放環境中也衍生出數字化作品得不到有效保護的問題。那么,如何對網絡互聯中的數字化作品提供有效的權利保護呢?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是國家設立的綜合性的著作權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機構,其憑借多年從事版權公共服務的經驗,以及對國際國內互聯網版權保護模式研究與探索,創造性地提出了以自主創新的DCI(DigitalCopyrightIdentifier,數字版權標識符)體系為核心的數字版權公共服務新模式,從而為數字作品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提供以數字作品濟南版權登記、費用結算、監測取證為核心的綜合、科學、有效地版權公共服務。
DCI以數字作品的在線版權登記為核心和基礎服務,通過登記發放數字版權登記證書及DCI碼、DCI標,給數字作品賦予終身的版權“身份標識”。它可以在網絡互聯的開放環境中對數字化作品的創作、傳播、交易、使用的全過程提供有效的權利保護。
只有可以數字化的作品才能通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提出的數字版權公共服務新模式在線進行數字作品的版權登記。具體適用于該模式的數字作品類型如下:數字作品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通過DCI體系在線進行數字作品的版權登記的流程為:用戶注冊——身份核查——填寫作品登記信息——提交作品——繳費——獲取電子證書。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將在7天之內給符合審查要求的申請人頒發電子版《數字作品版權登記證書》,其法律效力與傳統紙質版的《作品登記證書》相同。
國家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鼓勵著作權人采用各種法律允許的方式進行作品信息登記,以明確作品著作權的權利歸屬。其中,權利信息一般包括作者姓名或名稱、作品名稱、作品類別、權利有效期間、作品的概要、作品授權條件、作品授權費用等。對于著作權人而言,在作品信息平臺上進行登記,通過電子認證的方法使作品獲得與之相對應的著作權登記證書,明確數字化作品的權利歸屬,為日后發生著作權糾紛提供強有力的證據,不僅充分體現了著作權人意思自治的私法理念,而且有效地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成本。
著作權法保護原則有哪些?著作權保護期限有多久?
著作權法保護原則:
(一)保護作者權益的原則作者的創作是整個社會文化進步的源泉,因此,法律應當加強對著作權權益的保護,激勵作者創作的積極性。
(二)作者利益與公眾利益協調一致的原則作者的利益實質上是一種私人利益,而使作品得到廣泛傳播則更多地體現了社會公眾利益的需要,為防止作者濫用著作權法賦予的權益導致公眾利益難以實現的狀況,著作權法又對作者的權利作出限制,如規定合理使用,法定許可等制度。
(三)與國際著作權制度發展趨勢保持一致原則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和國際版權貿易的發展,許多作品借助各種媒介被傳播到其他國家,而著作權的保護又具有嚴格的地域性,為了解決作品傳播的國際性要求與著作權保護地域性之間的矛盾,國際上已經形成了相關的著作權國際保護公約。我國于1992年加入了《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
(四)鼓勵作品的傳播國家制訂著作權法并不只是為了保護作者的權益,而且還在于鼓勵作品得到廣泛的傳播,繁榮社會的文化生活。因此,我國《著作權法》第四章明確了對作者傳播者權利的保護,即是鼓勵優秀作品得到廣泛傳播的體現。
著作權的保護期限:
1、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作者的終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例如,甲在1980年3月4日創作了一作品,但沒有發表,甲在2000年的10月1日死亡,那么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將從1980年3月4日開始計算,并截止于2050年的12月31日。
2、合作作品的發表權、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作者終生加死亡后50年,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例如,甲與乙于1980年3月4日創作了一作品,如果甲在1990年的8月1日死亡,乙在2000年的10月1日死亡,那么該作品的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將從1980年3月4日開始計算,并截止于2050年的12月31日。
3、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50年內沒有發表的,其著作權不再受保護。
4、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以及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50年,一般從作品首次發表時開始計算,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如果作品自創作完成后50年內沒有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給予保護。
5、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下一篇:濟陽區美術版權如何查詢?
最新文章
- 市中區音樂著作權登記實操攻略[ 2025-01-09 ]
- 平陰縣文字版權代理選擇指南[ 2025-01-09 ]
- 平陰縣版權登記流程詳解[ 2025-01-09 ]
- 天橋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價格合理性分析[ 2025-01-09 ]
- 市中區文字作品版權登記費用全覽[ 2025-01-09 ]
- 商河縣計算機軟件版權申請流程指南[ 2025-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