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城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理過程是怎么樣的?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過網絡或電視接觸到許多影視作品,所謂影視作品是一種藝術成品的總稱,它是由攝像機記錄在膠片上,由播放器放映的。與作品、音樂版權一樣,影視作品的抄襲現象也頻頻發生。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影視版權登記流程,幫助大家更好地保護自己的作品版權。
版權登記介紹:版權就是著作權,是著作者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和人身權。著作者想享有版權,必須需要向版權機關進行申請。影視版權登記流程:
1、版權登記的辦理流程大概:填寫申請表--提交申請文件--繳納申請費--登記機構受理申請--補正申請文件(非必須程序)--取得登記證書。
2、填寫版權登記申請表:在中心網站上或者委托代理機構,按要求填寫申請表,進行提交確認。
3、提交版權登記所需申請文件:申請人或代理人按照要求提交登記申請文件。
4、繳納版權登記申請費:申請文件符合受理要求時,登記機構會發出繳費通知,申請人或代理人按照通知要求繳納費用。
5、登記機構受理申請:申請文件符合受理要求并繳納申請費的,登記機構在規定的期限內予以受理,并向申請人或代理人發出受理通知書及繳費票據。
6、補正程序:根據登記辦法規定,申請文件存在缺陷的,申請人或代理人應提交補正材料,逾期沒有提交補正資料的,視為撤回申請;經補正仍不符合有關規定的,登記機構將不再登記并書面通知申請人或代理人。
7、通過受理,獲得登記證書。影視版權登記流程中需要的材料:申請表和身份證明→版權保證書→作品自愿登記申請書/說明書→作品的樣本。
影視版權登記的好處:
1、版權登記后可通過收版權費來拓寬事業經濟。
2、登記版權后有法律保護,如是有侵權行為,可用版權證書控告對方來保護自身的權益。
3、保護劇情和創作,避免被他人抄襲。以上就是影視版權登記流程的全部內容,如果你在該流程上有任何疑問,可咨詢為你解答。
軟著申請后軟件著作權中的精神權利由繼承人或受遺贈人保護其不受侵犯。如果通過軟著申請享有軟件著作權的公民死亡而又無合法繼承人,則根據軟件保護條例的規定,除開發者身份權之外,軟件著作權各項權利在保護期滿之前進人公有領域,即軟件著作權不再有效。接下來,就帶大家來詳細的認識了解下。
1.與軟件著作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的扶養方。這里的遺贈扶養協議是指遺贈人與扶養方簽訂的、由遺贈人將自己的軟件著作權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經濟權利于其死后轉移給扶養方所有,而由扶養方承擔遺贈人生養死葬義務的協議。擁有軟件著作權的公民作為遺贈人在生前與扶養方簽訂協議,而死后軟件著作權轉移給扶養方行使。扶養方必須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公民或集體所有制經濟組織。
2.軟件著作權的法定繼承人或遺囑繼承人。享有軟件著作權的公民死亡以后,如果其生前未立遺囑、遺贈或者未與他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的,其軟件著作權由其法定繼承人繼承,如果其生前立有遺囑將軟件著作權指定在其死后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人繼承,則該法定繼承人或遺囑繼承人就成為軟件著作權的繼受主體。
3.接受軟件著作權人遺贈的受遺贈人。這里的遺贈是指公民生前用遺囑方式指定其死后軟件著作權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公民。
4.合作開發軟件的開發者之一死亡后,其對合作開發軟件的著作權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該軟件的其他合作開發者成為繼受主體。軟件保護條例對此并無規定,但依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19條的規定可以得出此結論。本來,按該條例第16條的規定應適用我國繼承法,而繼承法第32條規定: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
即按繼承法的規定,這種情況下軟件著作權應歸國家或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這里出現了行政法規的規定與法律的規定相抵觸的情況。依法理,這種情況下應適用我國繼承法的規定。
2022什么是侵犯著作權罪?
一、侵犯著作權的概念
侵犯著作權罪是指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音像、計算機軟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獨占出版權的圖書,未經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覽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二、本罪的犯罪構成
1、客體:侵犯著作權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著作權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2、客觀方面:侵犯著作權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情節嚴重的行為。3、主體:侵犯著作權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既包括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經國家批準和未經國家批準從事出版、發行活動的單位。4、主觀方面: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且具有營利的目的。
三、本罪的量刑標準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侵犯著作權罪是以違法所得數額或者情節來量刑的。只有違法所得達到一定的數額,或者情節具有一定的嚴重性才構成侵犯著作權罪。對于構成犯罪的刑法有兩種:1、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2、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侵犯個人財產罪立案標準
一、侵犯個人財產罪立案標準
1、要有通過正當、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財物的行為。這是構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區別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合法持有的形式多種多樣,如接受他人的饋贈、通過合法交易等,但本罪的合法持有情況,僅有刑法規定的下列三種:(1)代為保管,及包括受他人委托,代為收藏、管理其財物,如寄存、委托暫時照看,又包括未受他人委托因無因管理而代為保管他人財物;既包括依照有關規定而由其托管的財物,又包括依照某種契約如借貸、租賃、委托、寄托、運送等而持有大衛保管;(2)撿拾他人的遺忘物;(3)發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但這種發掘得到不能屬于非法。
2、必須是將他人的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拒不交還的行為。所謂占為己有,是指應當將他人交為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當成自己的財物,以所有人自居,擅自加以處分、使用和收益。所謂拒不交還,是指依法、依約而應當將他人的財物退回而拒不退回。本罪是親告罪,告訴才處理。
二、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定,侵占罪的立案標準是5000——10000元。數額較大:5000至20000元以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各地方會根據這一標準制定自己的具體數額標準。侵占罪的起點數額是指構成侵占罪所需行為對象的最低價值,它是侵占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由違法向犯罪過渡的分界點。依刑法第270條的規定,侵占罪需侵占數額較大的財物方可構成,那么如何確定數額較大的起點呢?有人認為,數額較大應參照盜竊罪的起點數額為宜,其理由是侵占罪的性質和危害近似于貪污罪,按常理分析,其起點數額可以參照貪污罪。但是由于我國立法對貪污罪的數額標準限定過寬,使貪污罪的起刑點不合理,所以對于本罪的起點數額應參照適用盜竊罪的起點數額為宜(據最近有關司法解釋,盜竊罪的數額較大為1000——000元)。
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立案標準
1、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及特征(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認定從竊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應當具備以下特點:1)是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2)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3)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3、情節嚴重的認定依修正案,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責任。但何為情節嚴重,尚無明確的規定可循。從立法背景看,近年來,公民信息廣為泄露,網絡上出現了公開兜售各類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社會上甚至出現了搜集、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專業戶,對公民個人隱私及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利用刑罰手段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實屬必要。但刑罰手段有其特殊的適用范圍,并非一切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行為均應受到刑罰處罰。
上一篇:鋼城區版權申請進度如何查詢?
最新文章
- 市中區音樂著作權登記實操攻略[ 2025-01-09 ]
- 平陰縣文字版權代理選擇指南[ 2025-01-09 ]
- 平陰縣版權登記流程詳解[ 2025-01-09 ]
- 天橋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價格合理性分析[ 2025-01-09 ]
- 市中區文字作品版權登記費用全覽[ 2025-01-09 ]
- 商河縣計算機軟件版權申請流程指南[ 2025-01-09 ]